这估计将会是合资车领域最“叛逆”的一辆车。
今年初,广汽丰田"先锋部队"铂智3X以凌厉攻势引爆市场,这款智能电动SUV不仅快速破圈,更随着产能爬坡实现销量月月飘红,为品牌新能源矩阵打下头阵。
而今,真正的"王牌选手"铂智7携四大杀手锏强势登陆,鸿蒙智能座舱的流畅交互、华为电驱系统的澎湃性能、小米生态链的万物互联,再加上越级D级轿车的豪华空间。
当深耕燃油车领域数十年的丰田巨擘,遇上中国顶尖科技企业的创新基因,这场跨次元碰撞产生的化学反应令人遐想无限。
究竟这款"含华量"爆表的车型,还能保留多少丰田的DNA?能提前锁定爆款吗?让我们从产品力维度层层剖析。
要知道,在铂智7登场前,铂智3X在产能稳定后,销量持续走高,9月甚至达到了9017台,从3月份上市至今累计销量已逼近4万辆。
这个数字让整个行业侧目,同为合资紧凑型纯电SUV的大众ID.4系列,销量仅铂智3X的一半,所以铂智3X是把丰田新能源的名气打出来了。
带着铂智3X的成功经验,铂智7以更成熟的姿态登场。铂智7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车,长宽高分别为5130/1965/1506mm,轴距达3020mm。
外观设计上,新车采用丰田家族式的前脸设计,C型贯穿式日行灯,下部分体式大灯与导流槽相连,车顶配有激光雷达,新能源气质显著。
这款车由丰田中国工程师团队主导研发,最大的亮点在于集合了中国多家科技公司的卖点。
从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铂智7配备了华为Drive One电驱系统,提供后驱与四驱版本。同时,它也是丰田首款搭载华为鸿蒙智能座舱的车型。
更让人意外的是,它同时也是行业首批接入小米智能生态的车型,成为华为、小米双生态第一车。
华为与小米,这两个在手机时代的宿敌,如今在汽车领域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造车哲学。
华为走的是“赋能模式”,通过鸿蒙座舱、ADS智能驾驶系统、DriveONE电驱技术等全栈解决方案赋能传统车企;而小米则选择“自研模式”,以“All in”姿态推出自研车型。
铂智7的聪明之处在于,它同时拥抱了两者的优势,既用华为电驱保证性能,又接入小米生态丰富体验。
这种开放融合的态度,在过去的丰田身上是很难想象的,并且在这个背景下,铂智7选择的“开放生态”路线,可能成为未来行业主流。
回看市场上,同样搭载这些硬件的车型,比如小米汽车,鸿蒙的五个界,岚图、阿维塔等等,市场的销量反馈都是不错的。
再看回来,铂智7背靠的还是世界排名第一的车企,丰田呐,所以在丰田品牌的加持下,预计铂智7的成绩也会比不少合资车,甚至是比新势力汽车都好,非常值得期待。
参考铂智 3X 和铂智4X的定价逻辑,铂智 7 的起售价可能在 20 万元左右,顶配或为 25 万元左右,未来将与比亚迪汉、小鹏 P7+、小米 SU7、特斯拉Model 3等车型展开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丰田正式发布“立全球,更中国”战略,宣布正式在中国推进“RCE体制”的落地。
所谓“RCE体制”,即丰田将针对中国市场进行“现地研发”,把中国专属车型的开发决策权由日本移交至中国,由了解中国情况的现地人员担任研发负责人。
铂智3X正是RCE体制下的首款纯电产品。而铂智7则延续了这一路线,由丰田中国工程师团队主导研发。
这种战略调整,让广汽丰田跳出了“技术傲慢”的陷阱,真正将自身的“三电优势”、“品牌资产”与中国用户的“显性需求”结合,找到了新能源转型的核心逻辑。
跟特斯拉上海工厂一样,进行大规模的“中国制造”,这样的不仅实现了降本增效,也能很快响应中国这个大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可谓是一举多得。
当丰田把车型研发决策权交给中国团队,当鸿蒙座舱与小米生态这对“宿敌”首次在同一台车相遇,铂智7的诞生本身就是一场“跨次元实验”。
它带着铂智3X打下的市场基础,以5130mm车长的豪华空间、华为电驱系统的澎湃性能,精准回应着中国消费者的期待。
这款不循常规的“双生态第一车”,不仅是广汽丰田新能源矩阵的关键一步,更是合资品牌向“中国市场定制化”转型的缩影。
而它能否成为下一个爆款,本质上是“中国需求”与“丰田品质”的匹配度测试,但显然,它已站在了正确的赛道上。
融胜配资-配资公司网站-实盘配资查询-实盘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