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就在特朗普和普京会谈具体地点确定之后,美国内部却传出了一个引人关注消息,那就是有美国官员要求特朗普在普京抵达阿拉斯加的第一时间就逮捕他。这个消息显然是非常重磅且令人担忧。当然,这个仅仅说明美国内部存在不同声音,不代表美国会这样干。
白宫已经确认,特朗普将会与普京一对一会谈,欧盟和乌克兰想要参与会谈的愿望只能在这次会谈结束后再进一步商定。会谈能否取得成效目前无法确认,但是会谈之前的各种博弈早就非常激烈而复杂。针对最近一段时间不断传出的鸿门宴声音,普京和俄罗斯也都在进行相应准备,并且做好了相应铺垫。
1
鸿门宴疑云背后是各方围绕俄乌冲突的大博弈。美国部分官员向特朗普建议,、“必须在阿拉斯加机场一落地就给他戴上手铐。”这是一些极端认知,反应了美国内部当前一些特殊心理,也反映了美国内部复杂的矛盾与博弈。美国这种极端言论的背景是国际刑事法院2023年对普京签发的逮捕令,该法院将普京定义为“战争罪”嫌疑人。
展开剩余76%普京敢于赴约,正是基于对大国博弈深层逻辑的把握。法律屏障、国际规则、谈判性质、政治代价、核威慑和全球格局——六大依靠共同编织出普京的强大防护网。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一国元首在外国领土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这是维系国际外交秩序的基石。美国并非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尽管该院对普京发出逮捕令,但美国早在2002年就撤回了对《罗马规约》的签署。这种法律立场的矛盾,使得阿拉斯加成为普京的“安全区”。
当然,在普京决定单刀赴会开始,鸿门宴的传闻就不绝于耳。美国传出消息称,泽连斯基或突然出现在会谈现场,还有的说普京将不得不面对泽连斯基和欧洲等等。实际上,这些鸿门宴言论都是各种力量深刻博弈的产物。事实上,美俄都是核大国,就算是美国政府存在歪心思,也很难在阿拉斯加对普京采取行动。
2
普京安排继任者,做好了应对最为危险、复杂困难局面准备。面对此次充满变数的阿拉斯加之行,普京早已做好万全准备。十年未曾踏足美国本土的他,行事风格以高度的谨慎与战略耐心著称。此次决定赴美,背后必然预设了抵御极端风险的周密预案。据报道,普京明确了前往阿拉斯加之后外交等权力事项移交给拉夫罗夫。
当然,最值得关注的还是普京指认接班人的问题。普京没有公布具体的接班人情况,但是明确接班人算是常规举措,也算是最完善的布局。目前俄罗斯政坛最热门的接班人选有两位:阿列克谢·久明和谢尔盖·苏洛维金。久明现年52岁,出身于普京的总统安全团队。从保镖到国防部副部长再到图拉州州长,他的履历完整覆盖军情、情报到地方行政各个领域。
2024年5月,普京任命久明为总统助理,9月又让他进入国家安全委员会。2024年8月,久明被委派负责库尔斯克地区的军事事务——俄乌冲突的关键战区。这一任命既是对他能力的肯定,也可能是普京在帮助他积累关键履历。苏洛维金现年49岁,是纯粹的军人背景。
2022年他被任命为俄军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2023年2月成功指挥了阿瓦迪夫卡的战斗,被普京授予俄罗斯英雄勋章。2025年5月,普京签署命令任命他为陆军总司令。当然,这2名接班人也是外界的猜测,普京指定的接班人并不一定是他们两个。只是从普京指定接班人这件事上,可以判定当前普京对事情考虑比较周全,不能留下任何疏漏。
3
普京出行前,俄强势划定禁飞区,并且宣布试射新型核动力导弹。在普京专机起飞前夕,俄罗斯突然在北极圈划出一片500公里的禁飞区。据航行通告与多方卫星图像显示,莫斯科正准备在新地岛试验场再次试射所谓的“革命性”武器——9M730“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选择在此时试射,俄罗斯传递三重信号:军事层面验证“绕过美国反导”能力,增加谈判筹码;政治层面警告西方“俄仍掌握终极威慑手段”;心理层面在特朗普最关心的“核优势”议题上施压。
普京专机即将飞越白令海峡之际,俄罗斯三位一体核力量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在安克雷奇的谈判桌上,核按钮的距离从未如此接近外交公文包。大国博弈的深层逻辑永远由力量制衡与利益交换书写。阿拉斯加的风雪中,两个核巨人带着戒心继续对话,世界屏息以待。
发布于:海南省融胜配资-配资公司网站-实盘配资查询-实盘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